佛手[中藥]

佛手[中藥]

佛手,中藥名。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.sarcodac-tylisSwingle的乾燥果實。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採收,縱切成薄片,曬乾或低溫乾燥。

生理特性

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,常皺縮或捲曲,長6~l0cm,寬3~7cm,厚0.2~0.4cm。頂端稍寬,常有3~5個手指狀的裂瓣,基部略窄,有的可見果梗痕。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,有皺紋和油點。果肉淺黃白色,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。質硬而脆,受潮後柔韌。氣香,味微甜後苦。

產地

主產於廣東、福建、雲南、四川等地。

入藥部位

植物的乾燥果實。

炮製方法

縱切成薄片,曬乾或低溫乾燥。

性味

味辛、苦、酸,性溫。

歸經

歸肝、脾、胃、肺經。

功能

有疏肝理氣,和胄止痛,燥濕化痰的功效。

主治

用於肝胃氣滯,胸脅脹痛,胃脘痞滿,食少嘔吐,咳嗽痰多。

相關配伍

1、用於胸腹脹痛等症:本品氣味清香,藥性平和,雖屬辛苦而溫之品,卻無燥烈之弊,能入肺、肝、脾、胃四經,對諸氣滯均可套用,用治肺氣鬱滯胸悶及脾胃氣滯,可配木香、枳殼等同用;用治肝氣鬱結及肝氣犯胃之症,可配青皮、川楝子等同用。

2、用於痰多咳嗽: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較弱,而兼理氣寬胸之功,故對咳嗽日久痰多,而見胸膺悶痛者甚為適宜,可配橘絡、絲瓜絡、枇杷葉等同用。

用法用量

3~l0g。

相關論述

1、《滇南本草》:補肝暖胃,止嘔吐,消胃寒痰,治胃氣疼痛,止面寒疼,和中行氣。

2、《本草綱目》:煮酒飲,治痰氣咳嗽。煎湯,治心下氣痛。

3、《本經逢原》:專破滯氣。治痢下後重,取陳年者用之。

4、《本草再新》:治氣舒肝,和胃化痰,破積,治噎膈反胃,消症瘕瘰癧。

5、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醒胃豁痰,辟惡,解酲,消食止痛。

6、《本草從新》:理上焦之氣而止嘔,進中州之食而健脾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